世界最長、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大橋合龍貫通
來源:中國公路 作者:luzhong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9-26
9月25日,隨著重達473噸的鋼桁梁完成精準聯結,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鼓嶼門航道橋成功合龍,標志著世界最長、中國第一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。
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.34公里,起于福建省長樂市松下鎮(zhèn),經人嶼島、長嶼島、小練島、大練島,從蘇澳鎮(zhèn)上平潭島。大橋共設有4座航道橋,依次跨越元洪航道、鼓嶼門水道、大小練島水道、北東口水道,其中跨度最大的元洪航道橋,采用主孔跨徑53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,滿足5萬噸級航道單孔雙向通航。彭光輝說,全橋共計228個橋墩,鋼結構用量124萬噸,混凝土用量294萬方,其用鋼量和混凝土總方量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橋梁之最。大橋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I級鐵路,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。
這座大橋所處臺灣海峽,全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、8級以上大風超過120天,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,海域環(huán)境復雜,風大、浪高、流急、巖硬,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10倍以上,建設條件惡劣,有效作業(yè)時間短,施工難度極大,大橋被橋梁界公認是世界上在建難度最大的橋梁,堪稱“超級橋梁工程”。
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于2013年11月開建,歷時近6年。建設者堅持自主創(chuàng)新,開展科研攻關,創(chuàng)造性地研發(fā)運用了一系列新結構、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裝備,成功突破建橋禁區(qū),海峽環(huán)境橋梁深水基礎建造技術、常遇大風環(huán)境下高塔施工技術、鋼桁梁整體全焊建造技術、海峽橋梁安全運營保障技術等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大橋航道橋直徑4.9米鉆孔樁基礎是世界上樁徑最大的橋梁工程樁,首次應用斜拉橋兩節(jié)間全焊接鋼桁梁結構和80米、88米跨整孔全焊接鋼桁組合梁結構,自主研發(fā)國內主鉤最高的3600噸浮吊,自主研制了世界上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鉆機,全封閉抗風液壓爬模,海上造橋機等大型裝備。同時,首次在復雜海域系統性開展風、浪、流等監(jiān)測預報,極大推動了中國橋梁建造科技進步和發(fā)展。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將為福州至平潭鐵路、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通車奠定堅實基礎,將大大縮短福州至平潭的時空距離。經濟專家認為,屆時福州、平潭兩地將形成半小時“經濟生活圈”,加快了福州濱海新城和平潭之間的聯系往來,將促進東南沿海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
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.34公里,起于福建省長樂市松下鎮(zhèn),經人嶼島、長嶼島、小練島、大練島,從蘇澳鎮(zhèn)上平潭島。大橋共設有4座航道橋,依次跨越元洪航道、鼓嶼門水道、大小練島水道、北東口水道,其中跨度最大的元洪航道橋,采用主孔跨徑53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,滿足5萬噸級航道單孔雙向通航。彭光輝說,全橋共計228個橋墩,鋼結構用量124萬噸,混凝土用量294萬方,其用鋼量和混凝土總方量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橋梁之最。大橋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I級鐵路,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。
這座大橋所處臺灣海峽,全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、8級以上大風超過120天,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,海域環(huán)境復雜,風大、浪高、流急、巖硬,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10倍以上,建設條件惡劣,有效作業(yè)時間短,施工難度極大,大橋被橋梁界公認是世界上在建難度最大的橋梁,堪稱“超級橋梁工程”。
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于2013年11月開建,歷時近6年。建設者堅持自主創(chuàng)新,開展科研攻關,創(chuàng)造性地研發(fā)運用了一系列新結構、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裝備,成功突破建橋禁區(qū),海峽環(huán)境橋梁深水基礎建造技術、常遇大風環(huán)境下高塔施工技術、鋼桁梁整體全焊建造技術、海峽橋梁安全運營保障技術等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大橋航道橋直徑4.9米鉆孔樁基礎是世界上樁徑最大的橋梁工程樁,首次應用斜拉橋兩節(jié)間全焊接鋼桁梁結構和80米、88米跨整孔全焊接鋼桁組合梁結構,自主研發(fā)國內主鉤最高的3600噸浮吊,自主研制了世界上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鉆機,全封閉抗風液壓爬模,海上造橋機等大型裝備。同時,首次在復雜海域系統性開展風、浪、流等監(jiān)測預報,極大推動了中國橋梁建造科技進步和發(fā)展。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將為福州至平潭鐵路、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通車奠定堅實基礎,將大大縮短福州至平潭的時空距離。經濟專家認為,屆時福州、平潭兩地將形成半小時“經濟生活圈”,加快了福州濱海新城和平潭之間的聯系往來,將促進東南沿海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

